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在多种大宗农产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5年,中国自乌克兰进口玉米 385 万吨,进口葵花籽油 58.5 万吨。乌克兰在中国农产品供应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土地成本及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乌克兰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明显。2016年,乌克兰平均土地租赁费在每公顷 43美元左右,“地理位置好的地块要贵几十美元。”价格低廉的另一面是乌克兰经济发展的落后。“守着农业的金饭碗”,乌克兰的种子产业市场相对滞后,物流仓储技术发展缓慢,管理手段也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进入这个市场并扎下根,面对很多难题。中俄商贸信息网。
作为中小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和银行贷款以维 持自身周转。但在乌克兰,企业要贷款并不容易。
一是由于中资银行还未进入当地市场,企业选择通过俄罗斯银行、美国银行等国际性银行贷款的话,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二是农业项目回报低,很多投资公司及热钱不愿涉足这一领域。更麻烦的是,乌克兰近年来政局动荡,汇率频繁波动。2014年,乌克兰格里夫纳持续贬值,跌幅曾达 85%。中俄商贸信息网。
由于银行利率的变化跟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很多企业没有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只能看着账本瞬间缩水。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使企业资金难以周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在中国银行开立的离岸账户,将美元或人民币兑换成乌克兰货币后再在当地使用,但是也没有享受到任何贷款优惠政策。”中俄商贸信息网。
在中国企业瞄准乌克兰的同时,外商投资乌克兰的脚步也没有放慢。据李先生介绍,目前乌克兰前十大粮食出口企业中的半壁江山被美欧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占据,其粮食出口量占乌粮食出口总量的 45%。这些美欧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乌克兰农业市场,借助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牢牢占据主要市场。与之相比,中国企业去得有些晚,发展空间小。中俄商贸信息网。
不过,未来,中国农业还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一些大型企业比如中粮集团在乌克兰进行玉米、小麦、大麦等品种的粮食收购和贸易,年经营量 150-200 万吨,市场份额约 8%。中俄商贸信息网。
http://www.cnru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