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一些食物以不同寻常的营养价值被营养学家称作“超级食物”,受到公众追捧,比如今年流行的牧豆荚、白桦茸、珍珠粉。在国内,以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进口的西伯利亚白桦茸为代表,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中俄“一带一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闪亮“明星”。
(图:俄罗斯工人采摘野生西伯利亚白桦茸)
价值认同 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0%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0°~50°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欧、日本北海道、中国黑龙江等高寒地带。国际医学界研究发现,白桦茸提取物可用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治疗和预防,1955年,莫斯科医学院宣布白桦茸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其可用于医药品开发。目前,已有数十种白桦茸相关药品、健康食品在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面市。
“虽然白桦茸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但由于我国白桦茸产量稀少、加工技术水平低下,以及国内研究机构对白桦茸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导致国内白桦茸市场一直不愠不火。”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不过,这一局面随着西伯利亚白桦茸的引进被彻底打破。
今年1月,在中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下,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联合俄罗斯最大的白桦茸生产企业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启动“一带一一路,健康中国”西伯利亚白桦茸走进中国项目,该项目将围绕白桦茸贸易、产业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开展一揽子合作行动。
得益于各方的协同合作,今年以来,我国白桦茸医学研究全面提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参与其中;我国白桦茸市场进一步规范,劣质、仿冒西伯利亚白桦茸进一步清理,同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西伯利亚白桦茸推广网络。
“与去年相比,我们原装进口的野生西伯利亚白桦茸销量增长了40%。”据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据了解,西伯利亚白桦茸的旺销还间接带动了国产白桦茸市场。粗略统计,国内白桦茸经营商家已达上千家,继玛咖、石斛之后,白桦茸成为我国今年健康食品行业的“香饽饽”。
(图:“一带一路,健康中国”西伯利亚白桦茸走进中国启动仪式)
坚守品质 打造“一带一路”标志品牌
最近公布的2016年流行词排行榜,“供给侧”和“工匠精神”位居前两名。在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看来,这正是西伯利亚白桦茸在国内大获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据悉,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为战略性合作,双方不仅在西伯利亚共同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技术研究中心,还率先且目前世界唯一将超微破壁粉碎、低温临界萃取、超低温真空干燥等现代化工艺用于白桦茸的精制。
“从原料挑选到现代化工艺的运用,以及桦木勺、量杯、封装氮气等诸多产品细节,我们都力求保存白桦茸的本真药用价值。”杨波表示,供给侧改革要求企业主动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践行工匠精神,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甚至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而作为俄罗斯进口产品,还肩负着“一带一路”中俄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任。
据悉,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在各领域合作的不断升温,未来两国将在中小企业、高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拓展新的经贸合作领域和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表示,“中俄双边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并且保持着紧密的高层交往机制。中俄两国紧密合作的社会基础也在不断加深,这有利于夯实中俄战略伙伴关系。”
基于西伯利亚白桦茸的成功合作,也为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在中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上带来了更多机会。日前,俄联邦杜马远东及北方发展战略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在西伯利亚种植100万亩新品土豆和俄罗斯深度健康旅游项目。
(图:俄罗斯原装进口野生西伯利亚白桦茸)
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从长远布局,坚守西伯利亚白桦茸品质,从而成为中俄“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通过西伯利亚白桦茸品牌的建立,增强中俄产业了解、树立中俄产业合作信心,从而为其参与更多俄罗斯产业及项目,将更多优质俄罗斯农产品、健康产品带进中国市场带来了机会。在行业人士看来,其“以点带面”的产业合作模式,无疑值得更多国内企业借鉴,2017年除了实体经济外,推进“一带一路”沿路国家产业合作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提速的重要路径。